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“烧水壶”与“冷冻柜”_LD体育直播官网在线登录入口

“烧水壶”与“冷冻柜”


  “对话”的“对”,就如同“对口相声”的“对”,对口相声不是一个人说单口,而是需要逗哏者和捧哏者互相配合,交替着说话。

  在人际交流中,我们应该不断转换逗哏者与捧哏者的身份,而且,更多时候应当做好一名捧哏者,做到认真地倾听、及时地承接、有效地回应。倾听,即先听再说;承接,是接住话头,跟着说下去;回应,有问有答,别沉默。

  因此,所谓“对话”,就是你一言我一语,交互发言,将聊天持续下去,这才是交流。

  因此,交流是开放的、互动的、推进的。做到这三点,才能更好地沟通,更好地做事,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。

  一种是“烧水壶”式,指的就是开放、互动、推进式的交流,它的语言是共情的、纾解的,让双方有来有往,越聊越热乎。

  譬如你的朋友在事业刚刚起步时自怨自艾:“唉,你说咱这种人,要背景没背景,要资历没资历,啥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!”

  你可以说:“但是你有脑子、有能力,全是核心竞争力!”或者说:“我只知道‘颜值就是正义’!你这么帅,大把的机会都会来找你的!”

  这种回应的关键不在于你说得有多么正确,而在于对方听了你的话,情绪会得到一种“转向”,因为你把他的思维从闭锁状态打开,让他的心情分散转移、豁然开朗。

  有时它是明显的对抗式或拒绝式,比如直接的否定、拒绝、反问、反诘等,这些生硬的回复会让交流凝固在冰点,所以在正常交流中,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这类措辞和语句。

  这句话虽然没有说你的发型不好看,但依然会把你的高兴劲一下子弄没了。也许这发型真的不那么适合或漂亮,但这句话却已将交流推到了此路不通的封闭状态。正确的交流方式应该是积极和开放的,以此话题为例,可以直接赞美发型,让对方感受到愉悦;可以询问做发型的细节,引起对方的聊天欲;可以询问做发型的原因等,以进一步扩展话题。

  再如,你问同事:“你看咱们这办公空间又乱又暗,是不是清扫整理一下,换换布局?”

  倡导“烧水壶”,避免“冷冻柜”,核心在于营造和谐氛围、拉近心理距离、增加情感温度,从而让人愿意听你说话,让人听进你的话。

  你可以说:“怪不得你现在身材变这么棒呢!人鱼线加马甲线,配上你的忧郁气质,简直帅爆了!”

  其实,人们大部分的语言表达,都会带有显而易见的情绪性,往往并不是真的想让谁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所以对话最忌忽略人的情绪,或是急于对事情给出个判断或解决方案,而应当首先关注说话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状态,先回应对方的情绪,做安抚和疏导,只有情绪平稳了,人的状态才回归正常,才能好好听你说话,才能真正交谈和沟通。

  同时还要关注交谈的“情绪场”,不要说和情绪冲突的话,例如对方情绪高涨、气氛欢乐时不要扫兴,对方情绪消沉低落时不要随意调笑,对方严肃认真时不要轻浮草率等,就算要说有所冲突的内容,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,委婉而适度。

  第二,引导对方。交流时应做到少说多听,尽量让别人先说、让别人多说,尽量不插话、不打断;也别急于否定、急于居高临下做出某些评价判断。即便我们能说、会说,也要说得恰到好处。

  而且要记住这条原则:最好的交流,是引导对方说,让对方从交流沟通的封闭状态中走出来,这样他才能真的愉悦,也才能真的接纳和认同你。

  第三,展现“亲和力”。语言亲和力的核心就是“说人话”,也就是不说官话,不说套话,不说废话,不作粗暴生硬的表达,有商有量,平实亲和。

  首先是尊重和赞美。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,一般就会消除敌对的情绪,而一旦敌对情绪消除,攻击性自然也就变弱。当你给对方留面子之后,对方也会回报以面子,这也符合心理学中的“互惠原理”。

  其次是共情。在交流中适时地、适当地传递理解和关怀,让对方感受到是与你同频的同道中人——我和你共情,你就非常有可能跟我共情,就有可能相互体谅与成全。

  “沟通漏斗”理论认为:人们心里想的是100%,但当他传递信息的时候,就已经漏掉20%,说出来的只剩下80%;而当这80%进入别人的耳朵时,由于个人背景、思维方法的不同,对方只能接收到60%的信息,其中能消化理解的,又大概只有40%;而如果对方心情不好的话,他能够消化吸收的信息量,则是0%。

  因此,尊重和赞美对方,尽量和对方形成共情,让对方心情好起来,正是为了让对方最大化地接收你的信息。

  一些人在沟通时,习惯用“马上”“立刻”“快点”等命令式词汇,但嘘寒问暖的沟通、亲和的生活化聊天,能够拉近距离,传递出亲善友好的信息:放轻松,我是来和你沟通的,不是来跟你吵架的,也不是来指责和命令你的。而且在商量事情时应少用“我字句”,即我认为怎样怎样、我想怎样怎样,不要把自己的重要性突出在前,而应当多用询问式,如“好吗”“可以吗”“您觉得如何”“您看是否妥当”等。

  又如,接话时少用“但是、不过、可是”等转折词对别人的话语做否定或干扰;少用反问、质疑、冲突对抗式的语气等。这既是对人的尊重,又能避免从外部因素上直接让对方产生负面情绪。

  再如,很多事情,换一个词语表达,就能让人接受,达到更好效果,所谓“换词如换刀”。例如:不说“问个事”说“请教”,不说“说个事”说“汇报”,不说“聊个事”说“请示”,不说“帮个忙”说“指导”,不说“找你去”说“拜访、拜见”,不说“你哪天有空”说“和您预约在什么时间合适”,不说“别客气”说“这是我的荣幸”……另外,在某些词语表达时附加更具强度的程度修饰,能更好地渲染情感、传递共情,例如:超级高兴、万分感谢、无限期待、极度自责、疯狂赶工、全力冲刺等。


相关产品

Related Produc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