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建国后因犯错被罗荣桓批评差点没有参加授衔_LD体育直播官网在线登录入口

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建国后因犯错被罗荣桓批评差点没有参加授衔


  1955年,在中国人民首次授予军衔的历史性时刻,一位资历深厚的老革命者却未能如期参加授衔仪式。他曾是叶挺独立团走出来的老兵,亲身经历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枪林弹雨,堪称我军资历最老的将领之一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,在建国后却因为一桩心结,差点与开国将衔失之交臂。这位老将军究竟犯了什么错?为何连一向以耐心著称的罗荣桓元帅都对他严厉批评?他又是如何最终获得军衔的?

  1921年,16岁的聂鹤亭考入安庆皖江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。在这座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城市里,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经费之争正在酝酿。当时,安徽凤阳税关监督倪道烺为扩充军费,强行削减教育经费,引发了安庆各院校师生的强烈不满。

  这场抗议活动最初发生在皖江师范学校。一个寒冷的早晨,学校的告示栏上贴出了一份省议会削减教育经费的通告。消息传开后,整个校园沸腾了。当天下午,聂鹤亭和同学们便组织起了第一次。

  队伍从皖江师范出发,沿着安庆古城的青石板路,经过菱湖大街,一直走到省议会大门前。学生们高举"反对削减教育经费"、"教育经费不容克扣"的标语,高声呼喊着口号。然而,等待他们的是军阀当局的。

  这次运动虽然最终在军阀的强力下被迫结束,但它在安徽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。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,安徽省当局不得不将年度教育经费由92万元增加至150万元。这次斗争给年轻的聂鹤亭上了第一堂革命启蒙课。

  1926年春,国民革命军北伐在即,聂鹤亭得知叶挺独立团正在招募新兵。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,被分配到叶挺独立团第2营。在独立团里,聂鹤亭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。

  在北伐战争中,叶挺独立团屡建战功。在攻打武昌的战斗中,聂鹤亭所在的连队负责突击敌军的一处碉堡群。战斗打响后,聂鹤亭带领突击组,利用地形掩护,一点点向敌军阵地爬进。当距离敌军碉堡还有五十米时,他带头冲锋,用手榴弹炸毁了第一个碉堡。这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,使他很快被提拔为排长。

  同年冬天,聂鹤亭加入了中国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他跟随叶挺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。在起义军向广东进军的过程中,聂鹤亭担任了连长职务。当部队行进到汀泗桥时,遭遇军队的伏击。在这场激烈的遭遇战中,聂鹤亭率领全连英勇阻击,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。

  12月,在广州起义中,聂鹤亭再次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。他带领部队占领了广州市的几处重要据点,并在起义军撤退时担任后卫,掩护部队安全撤离。这两次起义的经历,为聂鹤亭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  1928年初,经过广州起义的洗礼,聂鹤亭与其他幸存战士一起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。朱德、陈毅等领导充分肯定了聂鹤亭在两次起义中的表现,任命他为红四军第31团第2连连长。

  在井冈山时期,聂鹤亭所在的连队驻扎在茨坪以南的大小五指峰一带。这片区域是进入井冈山的重要关口,敌人经常从这里发动进攻。1928年5月,军队调集优势兵力,对井冈山发起"进剿"。在一次激烈的阻击战中,聂鹤亭的连队在五指峰设伏,利用地形优势,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,缴获步枪数十支。

  1929年春,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。在寻乌、安远一带的战斗中,聂鹤亭临危受命,担任红四军第31团第1营营长。当时,军队正在对赣南根据地实施重点"围剿"。在一次战斗中,敌人一个团的兵力占领了寻乌县城东北的关键制高点。聂鹤亭带领全营战士,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,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接近敌军阵地。

  当天凌晨,聂鹤亭下令发起突然袭击。他让一个连正面佯攻,吸引敌人注意力,同时指挥其他两个连从侧翼包抄。这次战斗打得异常激烈,双方展开了巷战和争夺制高点的拉锯战。最终,聂鹤亭率部一举攻占制高点,俘虏敌军一个营,缴获大量武器弹药。

  1930年夏,在赣南游击战中,聂鹤亭的部队与敌人在信丰县城外遭遇。当时敌军兵力是红军的三倍,但聂鹤亭沉着应对。他命令部队暂时后撤,诱使敌人追击,然后在有利地形设下埋伏。当敌军追至预设阵地时,聂鹤亭指挥部队突然发起猛烈攻击,一举歼灭敌军主力,活捉敌军团长。这场战斗被上级誉为"教科书式的伏击战"。

  由于在赣南战役中的出色表现,1931年初,聂鹤亭被提升为红四军第31团团长。担任团长后,他特别注重部队的实战训练。他根据井冈山和赣南的作战经验,创新性地提出了"三快一慢"的战术原则:行军要快、射击要快、转移要快,但战前侦察要慢。这一战术思想在后来的湘赣边界战役中得到充分运用。

  1931年冬,在湘赣边界的反"围剿"战斗中,聂鹤亭指挥第31团在永新、莲花一带开展游击战。面对敌人的重兵"围剿",他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,将全团分成若干个小分队,分散在各个山区,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。这种战术不仅保存了部队实力,还让敌人疲于奔命,最终不得不撤出部分兵力。

  就这样,从一个普通连长到独当一面的团长,聂鹤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成长。他所指挥的每一场战斗,都为红军在湘赣边界的斗争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
  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。聂鹤亭率领第31团担任后卫部队,掩护主力红军突围。在突围战中,他的部队在赣州以西的虔南地区与敌人展开激战。面对敌人的重兵追击,聂鹤亭采取了边打边撤的战术,巧妙地利用地形设置多道防线,成功延缓了敌人的追击速度。

  在湘江战役中,第31团被分配到新圩地区,负责阻击敌人的追兵。1934年11月27日,军队调集大量兵力对新圩发起猛攻。聂鹤亭指挥部队在新圩河畔构筑工事,利用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激战。在这场战斗中,第31团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近距离肉搏战,付出了重大牺牲。

  经过湘江战役,第31团损失惨重,全团仅剩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。在遵义会议后,为了加强部队战斗力,上级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。聂鹤亭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团长。在这个新的岗位上,他面临着重建部队的艰巨任务。

  1935年5月,在四川省的长征途中,红军遭遇了一场空前的考验。在渡过金沙江时,敌机不断轰炸渡口,给红军的渡河行动造成了巨大困难。聂鹤亭的部队负责掩护主力渡河,他组织部队在江岸两侧设置防空阵地,用机枪火力压制敌机的轰炸。

  在翻越大雪山时,聂鹤亭的部队遭遇了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。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,气温骤降,氧气稀薄。为了确认和保证部队安全通过,他命令将全团分成若干个小组,每组间隔一定距离前进,并在关键地点设置休息站,组织战士轮流休息。这种方法大幅度减少了因高原反应造成的伤亡。

  穿越草地时,第4团遇到了更大的挑战。连续数天的行军中,部队粮食耗尽,战士们只能靠吃草根、树皮充饥。聂鹤亭带头和战士同甘共苦,在艰难的环境中带领部队前进。他组织战士们分组搜寻食物,建立临时休整点,并派出侦察兵寻找可以通行的路线月,红军终于到达陕北。经过长征的考验,聂鹤亭的指挥才能得到了逐步提升。在陕北地区,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,创新性地提出了"山地运动战"的作战方式,为后来红军在陕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  这一时期,聂鹤亭还很重视部队的政治工作。他经常深入连队,了解战士们的思想状况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。在他的带领下,第4团逐渐恢复了战斗力,成为红军中的一支劲旅。

  到达陕北后,第4团被编入抗日先遣队。在开赴抗日前线的途中,聂鹤亭带领部队积极开展军事训练,为马上就要来临的抗日战争做准备。这段经历,不仅锻炼了部队,也为聂鹤亭日后在抗日战争中的指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  1949年10月,新中国成立后,聂鹤亭被任命为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。这个岗位与他之前的战斗经历有很大不同,主要负责处理军区的后勤保障工作。在新的工作岗位上,他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。

  1950年春,华东军区正在进行部队整编。当时,大量部队从各地向华东地区集结,物资调配和后勤保障工作十分繁重。聂鹤亭负责协调各部队的粮食供应、被装配发等工作。在一次大规模物资调配中,由于沟通不畅,导致某部队的冬装被错发到了其他单位。这个失误引起了上级的关注。

  1951年夏,华东军区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。聂鹤亭负责演习的后勤保障工作。在演习期间,由于天气突变,部分野战帐篷和装备被暴雨损坏。面对这种突发情况,他未能及时向上级报告,而是擅自决定从其他单位调配物资,造成了物资分配混乱。

  1952年,军区后勤部在例行检查中发现,部分仓库的物资账目存在差错。经过调查,这样一些问题与聂鹤亭分管的部门有关。他在处理问题时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方式,试图通过调整账目来掩盖差错,这样的做法违反了军队的纪律要求。

  1953年初,一份关于后勤工作的检查报告引起了军区领导的重视。报告说明,在聂鹤亭分管的后勤工作中存在管理不严、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。这样一些问题累积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后,终于引起了罗荣桓元帅的注意。

  1954年春,罗荣桓在一次军区会议上,严厉批评了聂鹤亭的工作作风。罗荣桓指出,作为一名老革命,在和平时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,不能因为环境变化就放松了革命警惕。这次批评让聂鹤亭深受触动。

  1955年,全军开展授予军衔的准备工作。由于之前的问题,聂鹤亭的军衔评定一度受一定的影响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有考虑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贡献,主动向上级反映了情况。经过组织的慎重考虑,最终决定给予他改正错误的机会。

  聂鹤亭认真总结了教训,在后勤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。他重新梳理了物资管理流程,建立了更加严格的监督机制。在他的努力下,军区后勤工作出现了明显改善。

  这段经历表明,即使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革命,在和平建设时期也面临着新的考验。建国初期的工作方式转变,不仅考验着每个革命军人的适应能力,更考验着他们坚持革命纪律的决心。

  最终,在1955年授衔时,组织考虑到聂鹤亭确实认识到了错误并作出了改正,决定授予他少将军衔。这既是对他革命历程的肯定,也是对他改正错误的鼓励。

  1956年后,聂鹤亭被调任后勤部副部长。在新的工作岗位上,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军队建设和培养年轻干部的工作中。每周三下午,他都会在礼堂为年轻军官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经验,这些讲课一直持续到1959年。

  1960年初,聂鹤亭参与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后勤保障演习。演习中,他特别强调要将战争年代的经验与现代化军队建设相结合。在他的建议下,军区采用了新型的物资补给方式,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。这次演习的成功经验,后来被推广到其他军区。

  1962年,聂鹤亭受命参与编写《红军长征史》。在资料收集过程中,他多次前往井冈山、赣南等地,当地考验查证当年的战场。在湘江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中,他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细节,为还原战役真实面貌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  1964年夏天,聂鹤亭在机关大院里创办了一个"老战士讲堂"。每个月,他都会邀请一些老战友来讲述革命历程。这个讲堂不仅成为了连接革命历史与现实的桥梁,也为军区留下了宝贵的口述史料。

  1966年,""开始后,聂鹤亭的工作受到了影响。一些人翻出他在建国初期的问题,对他进行批斗。但是,他从始至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坚定立场,在困难时期仍然坚持整理革命历史资料。

  1970年,聂鹤亭被安排到南京郊区的一个干部休养所。在那里,他开始整理自己的军事笔记。这些笔记详细记录了从井冈山时期到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,包括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。这些资料后来成为研究红军历史的重要参考。

  1972年春,组织上决定为聂鹤亭。他重新再回到军区工作,但已不再担任具体职务。这一年,他参与了军区史志办公室的工作,协助整理革命历史档案。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,他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,包括井冈山时期和长征途中的一些影像资料。

  1975年,聂鹤亭的身体健康情况开始走下坡路。尽管如此,他仍然坚持每周到军区图书馆整理资料。这年冬天,他完成了最后一篇回忆文章,记述了1934年湘江战役的细节。

  1976年初,聂鹤亭住进了总医院。在医院期间,他仍然关心军队建设,经常与来访的年轻军官交流。4月15日,他在总医院病逝,终年72岁。

  聂鹤亭去世后,他整理的大量历史资料被收入军区档案馆。这些资料真实记录了红军战斗历程中的重要片段,为后人研究革命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。在史料馆,专门辟出一个展室,陈列着他使用过的物品和留下的手稿,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。


相关产品

Related Produc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