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xinermeiwood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海南周刊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将于9月27日开幕_LD体育直播官网在线登录入口

海南周刊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将于9月27日开幕


 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遗址,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。该考古成果入选“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9月27日,一批出水于这两艘沉船的遗珍将首次与公众见面,在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展出。本期《海南周刊》封面聚焦“深海遗珍”,敬请关注!

  在南海西北陆坡1500米的深海中,两艘明代中期的古沉船静静等候

  2022年,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进行航次工作时发现了它们。水下考古调查随即启动,逐步揭开了这两艘沉船的神秘面纱。

  9月27日下午,“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”将在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开幕。本次展览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成果的专题展,内涵丰富。届时,那些在海底沉睡了500多年的深海珍宝,将首次与公众见面。

  这次展览将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的文物408件(套),全方位呈现考古发现、发掘过程、科技应用和成果,让观众感受深海考古的魅力。

  明代,随着航海技术发展和海上贸易兴盛,中国与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。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遗址的考古发现,揭示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和双向流动特点。具体来说,一号沉船满载着各式精美的中国瓷器,展现了当时瓷器外销的盛况;二号沉船则以大量进口的乌木为主要载货,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。

  据介绍,经过3个阶段的调查,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共出水文物890件(套),其中瓷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。此次展览,超过三分之一的展品是青花瓷器(148件/套),工作人员按主体纹饰类别将它们分组,向观众展示。

  花卉草木、禽鸟瑞兽、文字装饰观众可以在展柜前细细观赏这些瓷器上的精美纹饰,体会古人的审美和意趣,在方寸之间感受气象万千。

  明代瓷器上的人物纹饰十分丰富,常以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为题材,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生活场景展现故事内容。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上,出现了众多人物纹饰,比如仙人、高士、仕女、婴戏等,涉及醉八仙、昭君出塞、仙人乘槎等典故。

  在所有442件(套)展品中,13件(套)珐华彩瓷器当数明星文物。珐华彩瓷器色彩艳丽,纹样繁复精美,在国内存量不多,欧美的博物馆有一些收藏。这是第一次在沉船中发现并出水珐华器,考古工作者在进行抢救性保护后,首次观察到了珐华器表面贴金的工艺,令人惊喜。

  在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,考古工作者共提取了38件文物,包括原木、陶瓷器、蝾螺壳、鹿角等。其中,排列紧密、码放整齐的乌木原木构成了遗址的主要堆积,这与以往发现的多装载中国陶瓷器的出口沉船明显不同。

  对比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,明显能看出二号沉船的出水器物更为朴素。它们大多胎体较厚,素面无纹或纹饰简单,数量极少。专家推测,这些器物为当时船上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。

  二号沉船载有大量国外的乌木,这些乌木外表皆呈黑色,经初加工,剥去树皮、枝杈,截成一定长度,短者约0.6米,长者约2.5米,直径9厘米至28厘米不等。乌木自古便是珍贵的木材,被大范围的使用在制作各种器具。隋唐时期,便有我国大量从东南亚、南亚进口楠、桧、松、杉、苏、乌等木材的记载。至明代,乌木更是成为朝贡贸易的重要品类。

  考古专家觉得,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很可能是来自广东或福建的私人商船,它满载中国的货物至马六甲进行贸易,返程时采购了产于印度洋地区的乌木,在经过南海西北陆坡时,不幸失事。

  除了一号、二号沉船的出水文物,此次展览还将展出从故宫博物院、山西博物院、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处借展的文物共34件(套),包括乌木制品、瓷器等。此举旨在展示同一时期或同一类型的器物,供观众进行比较。

  来看这次特展,不能只看文物。南海深海考古的过程、技术应用等文物背后的故事,同样精彩。此次展览通过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实物展览等方式,展示了我国在深海考古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。

  1500米的深海是什么概念?在海洋学中,1500米深度属于半深海带,基本上没有阳光射入,也被称为海洋的“午夜区”。该区域的水温常年保持在3℃到4℃,静水压力是海平面的150倍。

  深海考古是水下考古领域极具挑战性的分支。考古工作者开展深海考古,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水文和气候环境,还需通过多领域、跨学科协作完成任务。

  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厅效果图。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提供

  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中,我国考古工作者首次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、新装备,在探索深海考古调查技术与装备研发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
  “探索一号”“探索二号”科考船前往沉船所在水域,布放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潜水器、“狮子鱼”号水下远程遥控机器人展览将通过多组图片,展示深海考古工作的细节。

  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潜水器、无人潜水器(ROV)、多波束测深仪、侧扫声呐等装备,使得考古团队能在深达1500米的海床上进行考察和文物提取;

  科考船“探索一号”“探索二号”等作为工作母船,提供了考古调查和打捞工作的平台,且配备了动力定位系统,能在恶劣海况下稳定作业;

  使用超短基线、长基线和惯性导航相结合的综合定位技术,提高了定位精度,为全景摄影拼接、三维激光扫描、物探扫测和文物标注提供了准确的位置信息

  完成一次深海考古任务,往往有必要进行多次水下作业。每一次下潜,从入水到出水,称为一个潜次。一个完整的考古潜次常常要6小时到8小时,甚至更长时间。在南海西北陆坡的考古真实的操作中,每个潜次的时长会受到任务类型、工作难度、设备状况、海况等因素影响。例如,某一次,载人潜水器于8时入水,9时抵达海底,17时离开海底,18时返回水面,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持续了10小时,水下作业时间约为8小时;另一次则是14时入水,15时抵达海底,22时离开海底并返回水面,水下作业时间约7小时。

  每一次下潜前,考古团队都会进行总体设计,确定该潜次的具体目标,例如测绘、取样、文物提取等。

  在水下,考古工作者要采集影像资料,包括拍摄遗址全景、重点区域等,拍摄过程中需详细记录拍摄参数,确保数据完整可靠。

  对已发现或新发现的重要文物,考古工作者要进行提取,提取过程全程拍照记录,提取后按规范编号,还要对遗址的其他重要发现或疑似线索进行记录,同时记录在水下遇到的问题,如设备状况、环境限制等,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。

  完成水下作业后,载人潜水器返回水面,考古工作者将获取的文物、样品等移交给接应人员,由接应人员谨慎保管和处理。每个潜次获取的各类资料都要系统整理,形成完整的潜次报告,报告通常包括任务概述、作业记录表、影像资料、平面图件等,这是考古项目重要的科研资料。

 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遗址出水的文物,材质、器形多样。这些文物长期受到海水侵蚀,常有海洋生物附着,保存状况复杂,这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挑战。

  展览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出水文物保护的故事。观众能够最终靠图文了解考古工作者如何保护修复出水文物,使其重现往日风采。

  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深海文化遗产,在发掘现场和实验室两个阶段,考古工作者都会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。

  在文物出水的第一时间,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会采取清洗、脱盐、防腐、防霉等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现场稳定性保护的方法,有效阻止、延缓文物因环境变化而造成损伤。

  出水文物被运至实验室后,工作人员会立即开展清洗、脱盐、加固、脱水、缓蚀、封护、分析检测等工作。

  此次展览将展出一些文物病害的图片,在图片中能够正常的看到,陶瓷器出水后表面通常会附着一些海泥质、铁锈质污染物;部分珐华彩和素三彩瓷器,历经500多年海水侵蚀,出现了剥釉和伤彩的情况;金属器表面则有不同程度的锈蚀。

  “就出水陶瓷器保护而言,最重要的包含以下步骤:文物修复前的信息提取(文字记录、拍照、CT 扫描)清洗加固脱盐粘接干燥封护在适宜环境中保存。”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。

  通过一组组陶瓷清洗前后的对比图,我们大家可以看到,刚出水的陶瓷污垢附着,颜色暗淡,清洗后的陶瓷洁白如玉,散发淡淡的光泽。可以说,正是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妙手回春,赋予了这些古老文物新生命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展览专门设置了出水文物保护现场,将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文保工作,包括准备、实施、设备与方法等。

  展厅还将配备VR设备和沉浸式装置,通过场景复原等手段,增加观展的趣味性,增强观众对考古工作、文物保护的理解。届时,观众可借助VR设备“潜入”海底,体验水下考古。

  透过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考古成果,我们得以一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。不过,目前的考古发掘,只是揭开了沉船遗址神秘面纱的一角,考古工作还将持续多年,展览也将根据沉船遗址考古新成果,不定期“上新”。

  深海考古的难度远超陆地考古,每一件出水文物都凝结着考古工作者的心血。他们在海波间前行,为我们呈现历史的吉光片羽。

  我们也不能忘记,每一艘沉船背后都是一场海难,许多船员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00多年前的那一刻。在欣赏文物珍品的同时,我们亦应铭记那些在汪洋大海上苦苦求索的先民。

  观展方式:免费对公众开放,无需提前预约,观众凭身份证、社保卡等有效证件即可入馆参观

  原标题: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将于9月27日开幕 深海遗珍 流盼生辉

  海南自贸港一周大事记 全国海事系统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改革试点率先在海南落地二零二四

  2024款小鹏G9 650四驱高性能Pro上市,售价30.99万元汽车新闻


相关产品

Related Produc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