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面巨大的宣传展示墙,详细的介绍“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信用监管评价标准及评分细则”;商户的商铺门口,贴有一个亮标的标志,经营的商户自愿亮出在销商品所执行的标准或商品的主要技术指标;登录专门开发的标准数字化平台“拨浪鼓”微信小程序,在线万款……在义乌国际商贸城,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,有关标准与质量的宣传随处可见,使得整个市场充满了标准与质量的元素。
“你现在看见我们市场里到处都是标准的信息,得益于我们开展的‘标准进市场’工作。”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周江解释道。
什么是“标准进市场”?简言之,是通过标准来促进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管理和小商品质量的精细化、规范化和品质化,其工作内容可简单地概括为8个字:亮标、对标、提标、宣标。亮标,就是市场经营户自我声明。对标,就是在亮标基础上进行比对。提标,就是制定小商品标准。宣标,就是通过种种方式宣传标准,提高采购商、商户标准化的意识。“我们通过‘亮标、对标、提标、宣标’,让广大市场经营户‘知标、懂标、用标’。”周江说。
标准决定质量,有咋样的标准就有咋样的质量,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。作为一座以小商品闻名于世的城市,“世界小商品之都”义乌深知高标准对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。他们不仅在全国率先启动“标准城市”建设,积极探索标准化助推城市高水平发展的实施路径,打造县域标准化改革创新的义乌样板,还将创办于1995年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义乌小商品(标准)博览会,成为首个植入标准化元素的国际展览会。此外,义乌还专门出台《义乌市“小商品标准”品牌建设工作方案》,着力将义乌小商品贸易优势转化成小商品标准的制度型优势,并通过小商品标准制度型开放,打造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生态圈。
“‘小商品标准’品牌是以标准为核心,综合体现义乌市场和小商品形象的公共品牌。”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楼小东和记者说,义乌市建设“标准城市”,开展“小商品标准”品牌建设是落实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”。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》提出“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,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标准制定”。开展“小商品标准”品牌建设是义乌市探索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创新实践。但更重要的是,义乌市场有优势,市场发展有需求。一方面,义乌市场的小商品无论在种类和数量上,还是在出口总量上,在全球都具有非常明显优势,具备开展小商品标准国际化的良好基础,为打造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生态圈提供了良好条件;另一方面,义乌市场小商品种类非常之多,现有的国际标准、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不能有效覆盖,小商品标准能有效填补空白,实现内外贸产品质量标准统一,促进小商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,尤其是义乌市场外贸依存度较高,小商品标准的国际化,将有力促进小商品国际贸易。
7月24日,义乌小商品标准创新联合会正式对外发布《塑料衣架》中英文版小商品标准。该团体标准是该联合会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个中英文版小商品标准,填补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空白,为塑料衣架生产、贸易提供了标准依据。
成立于2023年的义乌小商品标准创新联合会,是由政府引导、外商参与、产学研联动的小商品标准创新平台,致力于开展“小商品标准”品牌建设,建立健全小商品标准体系,推动小商品质量提升,促进小商品国际贸易健康发展。
除了搭建标准化创新工作平台,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标准化组织外,义乌市还不断推动构建小商品标准体系,推进小商品质量提升;推进小商品标准国际化,促进小商品贸易便利化;加强“小商品标准”品牌培育,打造国内一流区域标准品牌。截至目前,义乌市已累计发布小商品相关团体标准116项、英文版标准23项,目前正在研制标准27项、英文版标准20项。
高标准引领高质量,小商品闯出大市场。让“鸡毛飞上天”的义乌,一次次“无中生有”、有中生新,渐至小商品无所不有。义乌人感慨:义乌发展看似“莫名”,其实有“其妙”——“妙”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,打“市场牌”、吃“改革饭”、走“开放路”,市场和政府各就其位、各展其长,“看不见的手”和“看得见的手”协同发力。
相关产品
Related Products